数字化多参数液压钻机与RFID技术:实现钻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创新路径


发布时间:

2025-09-28

作者:

来源:

引言:被忽视的“隐性成本”——钻具管理难题

在矿山钻探成本结构中,钻具(钻杆、钻头)的消耗占比可达30%,但传统管理模式却长期存在“三难”:身份识别难(人工标记易磨损)、寿命追踪难(过度使用或提前报废)、库存管理难(账实不符)。数字化多参数液压履带钻机CMS1 - 7500/75通过超高频RFID芯片钻杆与全流程数据系统,为钻具管理提供了“从出生到退役”的全周期解决方案。

芯片钻杆:给钻具一张“永不磨损的身份证”

硬件设计:适应井下恶劣环境

芯片封装工艺:将超高频RFID芯片(工作频率920 - 925 MHz)嵌入钻杆接头的金属保护套内,通过环氧树脂密封,防水等级IP68,耐温范围 - 40℃ - +85℃,可承受2000 N·m扭矩与500 kN轴向力;

识别性能:在井下粉尘、水雾环境中,读写器与芯片的有效通信距离达1 - 10米(可调),静态识别准确率100%,动态识别(钻杆旋转时)准确率>98%。

数据载体:钻具信息的“数字档案”

每枚芯片存储的基础信息包括:

身份标识:唯一ID编码(与钻杆出厂编号绑定);

技术参数:规格型号(如φ89 mm或φ73 mm)、额定寿命(设计钻进米数)、生产厂家与日期;

使用记录:累计钻进时间、最大扭矩、维修次数、上次检测日期。

全生命周期管理:从“被动记录”到“主动预警”

流程闭环:钻具管理的“数字化流水线”

CMS1 - 7500/75的钻具管理系统实现了“入库 - 使用 - 维护 - 报废”的全流程

核心算法:钻具寿命的“精准预测师”

系统内置钻具疲劳损伤模型,当剩余额定达到阈值时,系统触发报废预警。

应用价值:降本增效的“隐形推手”

在某煤矿的试点应用中,CMS1 - 7500/75的钻具管理系统展现了显著效益:

库存准确率:从传统管理的85%提升至99.5%,杜绝钻具“账外流失”;

维护成本:因精准维护,钻杆维修费用降低22%,钻头更换频率减少18%;

安全风险:避免超寿命钻杆使用导致的断裂事故,试点期间未发生钻具相关安全事件。

结语:钻具管理的“数字化革命”

CMS1 - 7500/75的RFID钻具管理系统,本质是将“离散的钻具”转化为“联网的数据源”。这种转型不仅解决了传统管理的低效与混乱,更通过数据积累为钻具设计优化(如改进易损部位)、采购策略调整(如按需补货)提供了决策依据。对于矿山企业而言,管好每一根钻杆,就是在“不起眼”的细节中挖掘利润空间。

注:本文技术参数与应用数据均来自益矿科技实验室

关键词: